提升企業價值計畫
[現況分析]
一、 資金成本分析:
(一) 加權平均資金成本(WACC)計算:
1. 本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資本結構係由87%權益和13%債務組成,公司的權益成本 (Cost of Equity)為5.146%,債務成本(Cost of Debts)為3.55 %,因本公司並無借款,故以租賃負債之利息費用占整體附息負債之比重做為負債成本,影響權益融資成本的因素包括企業信用、經營風險等。透過加權平均資金成本(WACC)的分析使得本公司能評估資金使用效率、投資計畫的適切性和企業價值的合理性,本公司的加權平均資金成本(WACC)為4.86 %。較本國上櫃文化創意業平均之5.59%略低,這主要是因為本公司採用的資金結構係完全以自有資金營運,債務比率較同產業低所致。
2. 總體經濟影響分析:利率、通膨率和匯率的波動均會對公司的WACC產生影響,惟本公司均以新台幣交易,故上述因子的變化對於本公司相對可控。此外,本公司將定期進行總體經濟分析,以期在風險可控範圍內保持WACC的相對穩定性,有助於提高本公司對市場動態環境變化的應變能力,確保資金成本的合理性,進而維護企業的財務穩定。
二、 獲利能力評估:
(一) ROIC 和ROE 評估:公司的經營效能可透過投入資本報酬率(ROIC)和權益報酬率(ROE)進行評估。具體而言,本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ROIC 為 -9.50%,顯示本公司在所屬產業中資金使用效率待改善。本公司 ROIC 低於 WACC,顯示我們整體上在公司各產品資金使用效率待改善。此外,本公司 ROE 為-38.94%,表示公司股東權益報酬為負。
(二) 業務分析:在業務層面,本公司將運用自身業務資源,發展更多元化的數位內容產品及數位文創服務,搭配虛擬實境、擴增實境及AI等應用科技,提供客戶更好之產品及服務。公司將著重於深入了解該業務的挑戰和機會,以確定是否有強化的空間,可能的解決方案包括提高客戶滿意度、優化使用者體驗,或者重新評估業務模型,進一步提高整體經營效能。
三、 市場評價分析:
(一) 評價水準分析:本公司截至2024年12月底收盤價,股價淨值比(PBR)為9.2倍,主要係因本公司終端需求在產業趨勢下持續發展,故我評估市場給予本公司較高的股價淨值比為合理範圍。我們將致力於確保投資人對我們的評價能反映出公司真實的內涵價值。
(二) 潛在成長評估:公司審慎樂觀看待文創產業在市場上的需求,在疫情過後產業逐漸發展壯大,客戶及消費者的接受度及滲透率逐漸成熟,為公司提供了正向的市場機會。
四、 公司治理分析:
(一) 董事會結構及獨立性:本公司董事會由7名董事組成,其中有3名獨立董事,占董事會的3分之7。本公司獨立董事皆具有豐富的產業實務經驗和專業知識,獨立董事朱啟銘先生具備會計及財務專長,且本身為執業會計師,業界經歷及財會經驗豐富;獨立董事林家慶先生擔任慶鴻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亦為新北市政府法律扶助顧問,熟悉公司治理等領域;獨立董事陳奮賢先生曾任駿熠電子科技(股)公司總經理,具備多元產業專業知識。本公司透過董事會結構之多元化及獨立性,促使董事會決策過程充分考慮各種專業知識和觀點,並能獨立於公司管理階層,提供客觀的意見和建議。
(二) 董事會運作之有效性:本公司每年對董事會和功能性委員會進行績效評估,以提升其運作之有效性,評估內容包括對公司營運之參與程度、決策品質、成員之結構與選任、持續進修、內部控制等,以健全公司治理結構。
(三) 資訊透明度:本公司定期舉行董事會,並於每次會後即時公開揭露董事會應公告申報事項。此外,資訊透明度政策包括對重大決議事項的揭露和說明,另外,本公司亦在網站揭露各項資訊,以確 保股東充分了解公司的產品服務、公司組織架構、財務資訊、股東資訊、營運及策略方向。
五、 風險及競爭評估:
(一) 總體經濟分析:總體經營環境上,113年全世界仍受到高利率、高通膨黏著性與中國疫後經濟表現不如預期等因素影響,阻礙實質所得成長並限縮政策寬鬆的範圍,使全球終端產品需求疲弱,導致各國製造業活動放緩,加上美中晶片禁令擴大、俄烏戰爭及中東局勢緊張衝突未歇,全球地緣政治趨向集團對抗,對全球經濟發展及社會穩定產生影響;而台灣方面,內需服務業在疫後呈現擴張態勢,零售、觀光及人員運輸等產業表現明顯改善,而外需受惠於全球終端需求回升及新興科技應用產品需求揚升,加上全球貿易活動漸次復甦,令出口表現優於預期。本公司主要瞄準內需市場,將運用公司資源提供客戶多元產品及服務,配合上下游供應鏈開發多項文創服務,並持續深化數位文創相關業務。
(二) 產業競爭分析:產業同業競爭者眾,觀察文創消費因疫情結束而受到其他娛樂產業排擠,主係因消費者增加對海外旅遊及體育休閒之消費,本公司將持續推出優質之文創服務以吸引客戶合作。
六、 政策與計劃:
(一) 短期強化計畫:短期而言,為提升資本使用效率,本公司將以強化客戶滿意度和堅持品質至上的企業價值觀為核心,進一步深化與現有客戶的夥伴合作,同時調整現有產品及服務。透過提升營運效能以改善獲利水準,期待實現短期內的業務發展目標。同時,本公司將持續改善董事會的多元性和獨立性,透過定期評估董事會成員的表現和公司治理實踐情形,以增強董事會對管理層的監督能力。
(二) 中長期強化計畫:展望未來,本公司將拓展業務並持續節省營運成本以改善損益平衡與獲利。其策略規劃如下:(1)持續強化專業設計及技術服務核心能力、維持高品質、高效能形象及提供完整售後服務等; (2) 推出創新功能之高附加價值產品與服務;(3) 產品設計及服務過程中融入環保標準,符合全球節能減排趨勢。本公司將積極善盡企業責任,強化公司治理,提升各項產品核心技術競爭力,打造永續供應鏈,深化客戶互信與夥伴關係,攜手成長,進而持續提升股東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