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Earth Day,是一個世界性的環境保護活動。
2022年,地心引力加入串聯響應天下雜誌「CSR@天下」,與水系公民企業共同發起的「《淡水河公約》世界地球日_為大河發聲」行動倡議。
淡水河沉靜地像極任勞任怨的母親,照顧著北台灣800多萬人。我們如果坦誠面對自己身為一位擁有私心的人類,是否也能共築一個與淡水河內生物共好的棲所?
地心引力從2021年底開始簽署響應《淡水河公約》,在這段期間我們落實了以下「為淡水河做一件事」計畫:
1.重新認識淡水河,拍下辦公場所或工廠附近的河川照片,關心淡水河的健康
2.減少使用一次性包材,產品不過度包裝,選擇並加入綠色供應鏈
3.力行綠色採購,包括永續商品、綠電、低碳商品
4.辦理外燴、餐會時優先使用社會企業產品,並減少使用一次性消費產品
為了持續讓這條母親河更健康,地心引力將持續響應行動,而我們也需要更多人一同關注河川污染議題。
邀請你進入2022「為淡水河做一件事」行動專區,分享你的護河行動
► https://bit.ly/CSR422EarthDay,一起來認識大河、一起為母親發聲。
#CSR在天下
#422地球日大河發聲
#2022為淡水河做一件事
天下雜誌2020年推出「為淡水河做一件事」的行動倡議,邀請北北基桃的水系公民與企業齊力改善流域污染,截至2022年2月已獲得超過400家企業共同響應,新北市長侯友宜更承諾,要在2030年讓淡水河流域脫離嚴重污染。
2021年底,地心引力以淡水河水系內企業公民的身分簽署《淡水河公約》,從關懷淡水河流域環境開始,喚起同仁關懷在地環境的環保意識。我們承諾為淡水河做的事包含:
一. 簽署《淡水河公約》
(1)重新認識淡水河,拍下辦公場所或工廠附近的河川照片,關心淡水河的健康
(2)減少使用一次性包材,產品不過度包裝,選擇並加入綠色供應鏈
(3)力行綠色採購,包括永續商品、綠電、低碳商品
(4)辦理外燴、餐會時優先使用社會企業產品,並減少使用一次性消費產品
二.宣告
2021年底,地心引力以淡水河水系內企業公民的身分簽署《淡水河公約》,從關懷淡水河流域環境開始,喚起同仁關懷在地環境的環保意識。2021年我們從最簡單的關心淡水河週遭環境開始,由CSR推動小組安排行程,拍下淡水河的照片,關心淡水河的健康,並將宣告事項揭露於公司官網。
2022年我們將公約行動擴展至整個公司,不再侷限於CSR推動小組。除了在官網揭露我們的承諾外,也預計積極辦理內部宣導與溝通,提升同仁對水資源保護與污染防治的意識。此外,我們也將與CSR@天下共同串聯的世界地球日活動,鼓勵同仁共同參與淡水河系的公共治理,做一個負責任的水系企業公民。
2007年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在雪梨發起『Earth Hour關燈一小時』活動,提倡在每年三月最後一個星期六,於當地時間晚上8:30-9:30,一起關掉不必要的電燈一小時。(目前本活動由歐萊德擔任官方授權的台灣主辦單位)
CSR推動小組邀請各位夥伴共同參與全球最大、最知名的國際環境保護運動,藉由「關燈」行動,一起正視氣候變遷議題。從小小的關燈做起,面對氣候變遷的衝擊,地心引力也同樣擁有對地球友善的機會與能力。
3/26晚上8:30至9:30,一起關燈一小時,為愛護地球盡一份心力。
#CONNECT2EARTH
#與你一起讓世界變好或服務。
地心引力於2021年底,前往阿里磅農場進行深度生態參訪。農場於1997年成立,透過「定存大自然」的概念,及自然復育、低度開發的原則,維持園區內的自然風貌,運用生態循環的概念,讓農場內動植物的繁衍能生生不息。透過農場導覽,能發現農場的地貌生態保存非常完整,未受到任何破壞。
農場內生態非常豐富包含溼地生態系、溪流生態系、開闊草原生態系、池塘生態系、森林生態系、水田生態系,共紀錄了100餘種蝴蝶、70餘種鳥類、19種蛙類以及60餘種蜻蜓,其中有許多珍貴的台灣特有種。
農場依照四季不同的生態變化,規劃各種不同的生態觀察課程,而溼地環境提供了良好的水生動植物復育環境,如青蛙、蜻蜓、螢火蟲等,導覽員說明,除了夏季夜間有螢火蟲之外,冬季也有不同品種的螢火蟲可觀賞。
另外,溼地有降溫的功能,農場的平均溫度比台北市低6度。農場受東北季風影響,降雨多集中在冬季,豐、枯水期明顯,參訪日遇到寒流過境,東北季風強勁,恰巧觀賞到遇東北季風才開花的藍染原料大菁。
我們在農場享用午餐,餐點皆利用在地食材製作,如石門茶、三芝黑毛豬肉、放山雞、海鮮等,而農場內也設有生態淨化池,每日可處理約300名遊客的污水。飯後我們也品嘗了名聞遐邇的阿里磅紅茶,阿里磅農場在日治時期是茶園,極盛時期約有1,000多公頃,外銷的阿里磅紅茶,每公斤售價曾高達60美元。
目前農場生產的茶葉是採用「野放栽茶」的模式委託有機茶園契作,以人工摘採一心二葉培製,而茶園內也充滿野放茶的好鄰居,如必須於水源純淨、無農藥的環境才能生存的台北赤蛙、螢火蟲、瓢蟲等。野放茶的栽種方式,成功讓保育與產業並存。
地心引力除了致力於提供最好的文創服務與數位遊戲產品及服務體驗外,亦持續參與在地社區關懷及環境保護,共同打造友善環境,達成永續發展的目標。
本年度已挑選北北基桃竹109學年偏遠地區6所國小及其分校、幼兒園,將所認養的霧峰農會的稻米禮盒,贈與偏鄉小朋友做為歲末禮物,帶來地心引力的暖心祝福。預計參訪學校包含崁腳國小、濂洞國小,而柑林、和美、福連、及新光國小,則以貨運寄送的方式,將米禮送至小朋友手中。
2021年底,我們實地參訪萬里區崁腳國小及瑞芳區濂洞國小,學校小巧玲瓏,有不同的特色。
鍬形蟲的樂園-崁腳國小
為崁腳村內唯一的小學,過去崁腳村曾出產過台灣品質最佳的煤礦,隨著礦坑關閉、煤礦停產,人口逐漸外流,學生也逐漸減少。目前崁腳村已廢村,同學大多數來自外地,現由校車接送同學上下學,學校也辦理課後活動及各種混齡教育的課程,同學可免費搭校車及參加課後活動。
崁腳國小附近充滿原始森林,即使過去採礦業最為發達時也未遭到破壞,非常利於鍬形蟲棲息與繁衍。崁腳國小現為全國唯一的鍬形蟲小學,學校內設有獨角仙及鍬形蟲的昆蟲館,目前總共有54種鍬形蟲,崁腳國小就有9種。
由不一鼓的海洋之眼看世界-濂洞國小
濂洞國小位於瑞芳區,在濂洞、禮樂煉銅廠設立後班級數擴增,當時有近千名學生。隨金瓜石採礦業沒落,人口大量外移,學生數因而減少。濂洞國小目前有優人神鼓和絲竹樂兩個社團,結合海洋教育與環境教育,由瑞芳在地的陶藝家製作出最特別的「不一鼓」。
不一鼓為海上的廢棄浮球製成,每顆鼓大小不一,而鼓面也不使用獸皮,而是採用厚胚布製成,是一顆「吃素的鼓」,而鼓面上的眼睛則是「海洋之眼」,有領航的意思。
這幾年,不一鼓已從地方飄向國際,與優人神鼓共同於國家戲劇院演出,在我們拜訪的前幾天,也剛結束在台北大安森林公園露天音樂台的演出。
霧峰農會自2017年起推動「百甲良田復育計畫」,以推廣不施用農藥與化肥,行使友善耕作及自然農法栽培水稻,並以社區支持農業、企業社會責任、參與式認證,三位一體認養復育生態良田方式執行。
友善耕作與傳統慣性農法不同之處,在於對環境的保護與維持生態多樣性,不採用農藥、化肥、及除草劑,而是透過自然界生物鏈的原理降低病蟲害,讓土地發揮原有的活性與自癒能力,依循大自然的法則,讓土地生生不息。
地心引力響應霧峰農會百甲良田復育計畫,透過直接參與稻米認養活動,與農民之間達成信任合作,支持農民以無農藥、無化肥之耕作方式生產安全、健康無虞之稻米,改善農田生態,讓農田回到以往的樸實與純淨,也留給後代更美好的環境,為環境保護盡綿薄之力。
2021年我們認養2單位(2分地),收成後所獲得真空包裝的稻米,提供福委會作為董事、同仁的過年禮品,亦贈送給偏鄉學校的小朋友,作為歲末賀禮。
疫情期間捐血量大減,血庫告急,地心引力透過公司內部宣傳,號召同仁共同挽袖捐血。我們在12月3日至公司附近長春捐血室舉行捐血活動,並提供點心及紀念品,鼓勵同仁共同捐血做公益,本次活動參與人數共人10人。未來除了公司內部同仁參與外,亦希望能將活動擴大至其他夥伴,以實際行動支持血庫。
地心引力以節能減碳為出發點,積極推動環境永續經營,並將因應氣候變遷議題導入營運作為中,與員工一起投入綠色行動,落實減少電力資源、紙張資源及水資源等的使用,攜手共同愛護環境,達到與地球共榮成長的目標。在營運經營與業務推展方面,積極落實環保政策,並將因應氣候變遷議題融入治理制度中。
自2021年10月21日起,每日中午12:30至13:30休息時間熄燈一小時,由最簡單的隨手關燈做起,持續減少電力資源使用,以實際行動珍惜有限的資源。活動一開始透過內部信箱宣傳,由管理部同仁協助關燈,宣導期過後,同仁已自動自發在休息時間熄燈,平時也能順手關掉不需要的電源開關。
地心引力主動落實綠色採購,在淘汰耗材時,優先選用具有環保標章的產品,國內如節能、省水、碳足跡標籤、減碳標籤之產品,國外如FSC認證、能源之星(Energy Star)認證產品,為永續消費盡一份心力。
此外,我們也優先選用在地產品,盡量降低產品運輸所造成的碳排放。未來我們將持續提高綠色採購、在地採購、及社會採購的比例。
社團法人舊鞋救命國際基督關懷協會於2015年成立,以基督信仰精神及人道援助行動為基礎,關懷世界弱勢族群。協會的援助行動以理解並尊重當地文化為前提,關懷其身心靈,階段性地供應資源,提升該地生活水平,促進居民自主永續發展社區,協助其建立永續自立的能力。
「舊鞋救命」目前以東非肯亞為基地,持續拓展赤貧地區,進行人道救援工作。地心引力與協會合作,在公司設置小型募集點,進行募集資源與募款的活動。依照協會的募資規定,邀請同仁愛心捐贈家中閒置的二手物資,如鞋子、衣服、褲子及包包,給非洲偏遠貧困地區小朋友及需要幫忙的居民。而募款的部分則為自由捐贈,邀請同仁募集物資運費,讓同仁的愛心能順利送至非洲。
Copyright© 地心引力股份有限公司 著作權所有.
Powered by YassartLabs